本文发表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 第一期 原标题为“构建新型全域经济模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导读】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如何转变方式,如何优化结构,如何转换动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环顾世界诸国,德美日战略并不完全适合中国路径:德国四次工业革命划分视野偏窄,美国GE“三次创新浪潮”过于局限企业GE,日本社会5.0又偏应对老龄化。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是一个全新的指导思想。
  本文基于东方文化,立足升维思考,结合“智能+”思想,提出了“全域经济”概念及模型。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物理实体、数字虚体、意识人体等多领域进行全面探索,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在各域、多域、跨域等进行融合发展,是“智能+”在经济概念上的具体体现。
  本文于2019年3月18日发表在《中国经济周刊》上,原标题为“构建新型全域经济模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希望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探讨,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而共同努力!
  【正文】
  近几年来,类似“工业4.0”的相关战略,在德国、美国、中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国家被陆续提出,以智能化转型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其中,德国对四次工业革命的划分,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的“三次创新浪潮”、日本社会5.0的定义等,影响较为广泛。对工业阶段或者是社会阶段进行科学划分,具有很好的指导与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将来发展方向与趋势,有助于我们抓住将来的重要发展机遇。但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并发现,这些国家提出的工业革命阶段名称与划分,各自立足本国现状,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盲目沿着他国设计的路径前行必然要走弯路。基于中国国情及东方文化,进行相应的阶段定义与划分迫在眉睫。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通过抛砖引玉,激起更多的探讨,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而共同努力。
 
  一,当前主要的几种划分方式
  1,德国工业4.0
  德国工业4.0是当前最知名的划分方式,德国人将工业发展历程定义为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革命,以18世纪晚期的第一台纺纱机为起点,促使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革命,企业能够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工业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阶段。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革命,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此后,技术进步呈加速状态,新兴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现在进行中的工业4.0,通过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系统),将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整个生产系统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如图1所示。

图1 德国工业4.0 (来源:德国工业4.0小组)
  2,美国三次浪潮
  美国人喜欢用浪潮来表述阶段的划分。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思想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针对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开始于17世纪末期;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美国GE公司认为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世界经历了数次创新浪潮。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是产业界的第一次浪潮,20世纪末的“互联网革命”是第二次浪潮,现在即将产生第三场浪潮——工业互联网,将以智能机器为主要工具,融合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分析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图2所示。
图2 三次创新浪潮(来源:GE公司)
  3,日本社会5.0
  社会5.0是日本政府于2016年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并定为国家战略。“社会5.0”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出现的新一代社会形态,称之为超智巧社会(Super Smart Society,注:“超智巧”可理解为智能)或智能社会。其核心是进行精准而有效的社会服务,在合适的时间为需要的人提供适量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实现人人享有高质量服务的生活方式。日本的“超智巧社会”发展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日本社会5.0
  4,其他划分
  除了以上划分,还有一些其他的划分方式。比如,马克思按照生产关系进行了划分,将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等五种形态,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美国经济学家、作家杰里米•里夫金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给出了三次革命的划分,主要是以能源为视角进行划分。由于本文主要以技术视角,对这些以生产关系或者以能源为视角的划分标准不展开讨论。
 
  二,现有划分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无论是“四次”、“三波”还是“五阶段”,由于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国外的划分方式注定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1,德国工业4.0是以效率为中心的分散式生产模式
  工业4.0是“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德国实施工业4.0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规避中国这种大企业(相对德国)集中生产、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模式,向分散式、高度灵活、个性化的智能生产方式转变,根本目的是“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
  工业4.0的划分方式体现了德国务实的技术路线,强调了以效率提升为核心,但并没有特别强调创新、质量、结构优化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德国而言已经做得很好了,危机感也不如效率等方面迫切。
  中国制造业在效率、创新、质量、结构优化、绿色生产、人才与管理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提升,远远不只是效率等几个方面。
  德国工业相对发达,已经走完工业1.0、2.0、3.0的阶段,如今是由3.0迈向4.0的串行式发展,如果对比而言,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需要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引领的并联式发展战略。
  德国工业4.0之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2,美国GE是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服务模式
  尽管美国政府先后颁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等多项纲领性文件,但由于这些政策与战略没有体现对工业或社会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大,故对美国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国家战略不展开阐述。
  美国GE公司对工业进行了三次浪潮的划分,但明显具有一个企业的局限性,说到底,还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手段的面向企业的智能服务,其覆盖范围远远少于一个国家战略应有的内涵。
  3,日本社会5.0是以老龄化为焦点
  日本“社会5.0”旨在解决日本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挑战,基于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人与机器交互为代表,构建“超智巧社会”。将日本英文资料中的Super Smart翻译成“超级智能”是错误的理解,正如笔者在《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一书中的表述,Smart是比Intelligent低一级的智巧,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智能,而是灵活、敏捷、高效、聪明等意思。而超级智巧Super Smart,意思就是比智巧更好一些,勉强可以理解为智能。日本人并不愿意原文照搬德国和美国的术语,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而已。如图4所示。
图4 日本社会5.0 (来源:日本内阁府网站)
  从上图中日本内阁府对社会5.0的描述上,我们看到“预防性体检、机器人协助护理、延长健康预期寿命、送货上门、基于机器人的生产”等字样,是日本政府基于老龄化严重、适龄劳动者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希望通过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使得人们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日本内阁府资料)。
  4,聚焦制造领域的中国工程院智能制造“三范式”
  2017年12月7日,在南京举办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时任院长周济院士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三个基本范式(以下简称“三范式”),即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也可称之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并指出数字化制造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当前需要踏踏实实完成的工作。今后三年到五年之内,重点推进的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即第二代智能制造。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在全国制造业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如图5所示。

图5 智能制造的“三范式”(根据工程院图重新绘制)
  中国工程院对智能制造“三范式”的划分,的确体现了我国在推进智能制造的国情及路径,但相比德国工业4.0、日本社会5.0等战略,“三范式”主要是聚焦在智能制造具体使能技术,视野也只是几十年,既不如德国工业4.0的时间跨度大,也不及日本5.0所涉及的社会要素广。可以说,智能制造“三范式”可以很好地指导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推进与落地,属于制造领域的战略规划,但不足以支撑全面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笔者认为当前几种划分方式,或是不能很好地匹配于中国国情,或是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我们需要根据国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界定,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各种划分模式及局限性请见表1。
表1 各种划分模式及局限性
 
  三,划分原则探讨
  如何在各阶段划分中体现中国特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
  1,体现中国当前发展阶段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国、美国、日本的划分都是建立在这些国家高度发展的工业与社会基础之上,主要是如何应对发展中国家竞争及国内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而我国工业与经济的进程完全不同于这些发达国家,我们要解决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更好地发展是我们的主旋律。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人均GDP是9,630美元,而美国是62,520美元、日本是40,110美元,中国人均产值是美国的15.4%、日本的2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7.35%,德国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70-80%之间,中国还有近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在老龄化方面,日本、德国更为严重。作为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年满65岁者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以上,德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0.4%,也远超14%的老龄社会标准。2014年,中国65岁占比为10.1%。尽管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困扰,但毕竟在近几年中,中国还有一定的人口红利,以及每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人才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不同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是解决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如何借用新技术使人们更好生活的问题,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且发展还不平衡还不充分,我们应该是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仅要化解经济下行压力,还要快速发展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种经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这是我们的主要矛盾和焦点。
  2,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战略制订要基于各国的传统与文化。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民族能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本,也是我们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
  翻开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被列强凌弱的血泪史。再看现在的中美贸易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一种残酷的优胜劣汰文化,是一种心怀“零和博弈”思维的霸凌主义,他们的霸权不容得任何国家挑战,否则就不择手段地进行打压。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于这些国家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种“和”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是一种与人为善的“中庸之道”。
  德国、美国等国在工业阶段划分上,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迭代的西方思维,如德国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美国的工业革命、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三次浪潮,都是一种后浪推前浪的思维模式。
  如果我们在划分中能体现出包容特色的中华“和”文化,或许更适合中国国情。
  3,参考国内外精髓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阐述过,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社会5.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都是基于CPS赛博物理系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其精髓就在于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融合既是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的发展趋势。
  同样,在本次工业革命中,既不能片面强调信息技术的价值,也不能只强调工业自身的属性,不能将这些因素进行割裂,需要两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融合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工业与经济领域,美国在军事领域率先将融合的思维得以成功应用,美军在2016年提出了海、陆、空、天、赛博多域融合一体的“多域战”概念,通过特种渗透、网电侦察、新技术侦察等方式,准确获取战场态势,在联合、多域、高强度的战争中,随时随地部署,通过电子对抗力量、特种作战部队、远程火力打击、空中突击等新型作战力量,实现跨域效应、联合火力打击和机动作战的创新作战模式。
  美军多域融合的思想也值得我们借鉴。
 
  四,全域经济概念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全域经济概念,并以发展空间为主线将经济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游牧经济1.0、农业经济2.0、工业经济3.0、数字经济4.0、全域经济5.0。如图6所示。
图6经济5.0的演变
  游牧经济可以说人类最古老的经济形式,人们通过采摘野果、捕杀野生动物、放牧等形式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有限的地点或者一定的轨迹。如果用几何图素表示,可以是点或者线的形状。
  农业经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经济形式,人们通过耕种等方式获得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及其他生产资料。农业经济具有相对高效、稳定的特点,但受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及气候条件等制约。在农业经济中,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土地上,是一种平面的形式。
  工业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一种更高级的规模经济形式,工业具有效率更高、单位面积价值更大的特点。人们在工厂制造价值更高的工业产品,通过产业布局、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全球化的经营。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全球化价值链布局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源,将低端、简单的生产部分转移到这些区域,在本土占据“微笑曲线”高价值的两端,实现全球化的设计、生产与营销。日本基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情,在全球进行建厂投资、资产投资。据日本财务省的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底,日本海外资产总额达1012.43万亿日元,是日本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倍,这就是另一种典型工业化时代全球化经济的布局模式。现在我国大力开展的“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我国在工业、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周边国家加大国际化深度合作。这些模式都很好地顺应了工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工业经济可以说是以全球化为特征的三维立体规模经济模式。
  数字经济: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定义,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
  数字经济已经超出了物理空间上的概念,在工业软件、互联网等数字空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空间突破了地理及时空限制,不再局限于有形的三维空间,是物理域+数字域的双域经济模式,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全域经济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当前,我国正处在进行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关键期,我们不能只盯着工业经济或数字经济,也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理念,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大脑)创意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实现我国经济的综合增长及持续性发展,乃至跨越式发展。
  在图6中,笔者用一朵盛开的郁金香表示全域经济,花瓣分别代表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不同的经济形式,花瓣之间的相互包容与相互映衬代表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多样性,不同的经济形式共同组成一朵欣欣向荣的经济之花,下面的绿叶表示以绿色制造为代表的可持续性发展。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在西方象征着胜利、幸福和神圣,红色的基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爱的喜庆颜色,代表着成功、和谐、幸福等意思。可以说,一支郁金香体现了上文说的中西融合、包容和谐、多域发展等含义。
  从国家层面说,这支郁金香代表了我国多经济形式并举,走向繁荣富强、和谐幸福的发展趋势。从国际层面上讲,郁金香象征着和谐与和平,以“和文化”为内涵,而非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霸凌主义,完全符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精神:“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五,如何构建全域经济
  全域经济强调的是各个经济领域全面的融合发展,需要理论模型和实现路径的支撑。
  早在2016年,笔者与其他几位作者基于东方文化和万物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出版了国内首部探索智能理论及发展趋势的著作——《三体智能革命》,在本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体智能模型,以及走向智能的两大循环和三小循环的路径,也为全域经济模型构建提供了参考。如图7所示。
图7 三体智能模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者认为世界上先有物理实体(第一体),然后进化衍生出具有智慧的意识人体(第二体),人类发挥特有的智慧创造了以软件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虚体(第三体),三者相互作用,可衍生出无穷的智能系统。
  三体智能模型既反映了尊重自然、尊重物理世界的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又反映出快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以及以人为本的东方哲学,更重要的是,将诞生于意识人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虚体独立出去,强调了近些年来数字经济的核心动力——数字虚体快速发展的进程,体现了数字虚体对物理实体、意识人体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
  在物理世界,主要是对工业等物理实体进行改造与生产的经济活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一代技术,工业经济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物理实体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为制造企业与国家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同样,在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中,农业也不能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农民也不能掉队。我们不能只关注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还要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与保障。尽管我们是5000年的农业大国,但在农业技术与农业效益方面,我们与以色列、日本、美国等国的差距还非常大,还有近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很多农民人还停留在落后的刀耕火种模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活还不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们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物工程等新技术、新手段,促进新型科技农业的大发展,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通过以互联网、工业软件等为代表的数字虚体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水平,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提升工业及农业的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一极,也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着力突破和发展的方向。
  人是世界的主宰,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智慧。通过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充分激活意识人体所独有的智慧价值创造,在科学发明、技术研究、工业软件、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与创业,带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高价值的两端移动,并逐渐将人体、人脑从系统回路中减少甚至退出,从繁重、重复、危险、恶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机器制造产品,人去从事创造知识等高附加值的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升维的“生产”,从而以更少的资源、污染、成本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以人脑为核心的创意经济,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六,结束语
  从技术角度,全域经济模型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全域经济模型从线、面、体等不同空间维度体现了经济发展趋势,涉及了当今最前沿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理念,涵盖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等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包含了单点技术、多学科技术、互联技术、互联社会等核心要素,覆盖了德国工业4.0、美国GE工业互联网等工业发展阶段划分,以人为本的东方哲学视角兼容了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日本社会5.0,很好地满足了我国多经济融合发展的需要。
  从经济与社会角度,全域经济模型更好地体现了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同于发达国家,我们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思想,借助于新技术、新理念,积极探索,全面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工业经济、数字经济、还是农业经济、创意经济,响应习总书记“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物理实体、数字虚体、意识人体等多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在各域、多域、跨域等进行全面拓展、融合发展,综合取胜,构建中国特色的“智能社会”,为人民更美好的生活以及国家繁荣富强而积极努力。
  (感谢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朱铎先:走向智能研究院智能工厂首席专家、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战型专家。先后在航天第二研究院、PTC公司工作过多年,有二十多年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经验。指导研发的兰光设备物联网、MES制造执行系统等产品已在航空航天等数百家企业得到成功应用。是“人机网三元战略”、“六维智能工厂”等理论提出者,合著《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三体智能革命》,兼任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MES分会副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