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物复苏。

  工业互联网一马当先,成为这个春天最大的沸点。

  君不见,各种工业互联网文章充满了媒体,一番热闹景象;各种工业互联网论坛此起彼伏,火爆会场堪比春运的火车站;各种互联网公司及平台犹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各级政府工业互联网实施计划陆续出台,热情一个比一个高,目标一个比一个大;各种投资公司转向工业互联网赛道,犹如鲨鱼闻到了血腥蜂拥而至……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更是将火热的工业互联网市场彻底引爆……

  图1 堪比春运的工业互联网会场

  在工业互联网如火如荼、大干快上的此时此刻,作为此领域多年的从业者和研究者,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包括存在的问题、国外推进策略以及我们的落地路径,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一步登天,标准单一有点悬

  1、上云上平台,企业需要源动力

  现在各级政府对工业互联网都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具体指标,比如多少万家企业上云,多少万台设备上云等等。这些举措对于工业互联网落地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但笔者认为,以上云上平台等相对单一的考核指标值得商榷。

  上云上平台可以使很多中小企业在IT硬件、网络建设、系统维护等方面节省资金及人力投入,并可实现信息、知识、资源等共享与社会化的协作,可以提升全社会的运营效率,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但对千差万别的制造业而言,很多事情不是上云上平台就能解决的。由于行业不同、专业不同,一个行业的经验秘笈在另外一个行业就可能毫无用处,期望通过上云上平台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有一定的理想化。

  图2 共性知识金字塔

  笔者设计了一个“共性知识金字塔”,请见图2。从顶向下依次是制造业、行业、企业、专业,分别代表整个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制造企业、企业中不同专业与岗位,这是一个共性知识(是指具有通用或者对他人有价值的知识及关联信息等)密度不断增加的过程,反之,从下向上是一个不断减少的过程。

  上云上平台的系统需要具备比较好的通用性才能适合更多的企业,这对具有共性强的专业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OA、财务系统等,就可以得到很好地普及。但由于工业互联网系统直接涉及到企业设备、物料、工单、产品等具体对象,是个性化很强、非常复杂的系统。为了构建普适性很强的平台系统,就需要对行业知识进行高度抽象,普适性与专业性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这样势必造成系统在行业、专业方面属性的很大损失。以MES系统为例,市场上的一些云MES系统由于要适应不同行业的要求,往往提炼得非常“精炼”,基本就是计划、派工、反馈、报表等基本功能,失去了MES应有的一些功能,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工作现场有神灵。”这些神灵实际上就是这些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人员基于长期的积累下来的经验与诀窍,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通过设备联网、MES等信息化系统,将这些共性知识价值密度极高的设备、岗位进行信息共享、生产协同与知识重用,对企业将会产生非常大的价值。

  如果只是强调上云上平台,内部的设备、岗位都没有很好地横向打通,只是形成了众多更高的“烟囱”,数据不能有序、有价值地流动,上云的意义又何在?大企业不想上云,军工单位不能上云,小企业不愿上专业性不强的云,专业性强的往往是同行业的平台。如果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补助而上云,这种应用又能维持多久?又如何能成功地推动本区域制造业工业互联网的开展呢?

  2、本地供应,地方保护又重现

  现在,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帮助制造企业选择优质服务商,推荐了一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出发点是好的,应该值得肯定。

  然而,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每个地方政府推选的供应商往往都是本地公司或者是外地公司在本地的子公司。为了扶持本地供应商发展,为了吸引外地优质公司在本地开设子公司,为了将扶持资金留在本地,这么做不无道理。

  但站在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视角下,这是一种因小失大,捡了芝麻烂了西瓜的做法。

  首先,我们要思考,政府为什么要扶持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应该不仅仅是上套信息化系统,也不仅仅是实现上云上平台这种外在形式,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其次,我们再考虑,本地的供应商能肩负起这个责任吗?环顾世界,全球范围内有几家能够真正落地的工业互联网供应商?中国有几家?一个省或市又有几家?在全国都没几家真正成熟的供应商大背景下,仅仅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人为设置门槛,将项目分包给一些经验不足、能力不行、产品不成熟的服务商,这样做的价值又有几何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也有大公司在本地的子公司入围啊,但我们也想一下,一个公司能力与资源是有限的,这种到处跑马圈地、到处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又能分给您当地多少资源?一个不靠市场只靠政策的公司,项目又有多大成功的把握?

 

  图3 本地化供应

  推动本区域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根本,是大事,至于谁去服务是小事,政府的动机是好的,但具体举措需要改进,比如推荐名单,要将供应商的真正实力列为首位,综合考虑,本地及外地优秀企业相结合,让制造企业能有机会享受全国的优质服务资源,而不是人为设定限制,导致项目难以落地或者烂尾,甚至贻误本区域智能化转型升级。

  二、三人有师,国外战略有玄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工业互联网原本来自美国,也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正在积极研究与推进的战略。下面我们看一下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做的,哪些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循序渐进,德国三项集成条理清

  德国工业4.0是在全球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战略,以CPS(赛博物理系统)为技术核心的三项集成也是很务实的工业互联网推进路径。如图4所示。

 

  图4 工业4.0的三项集成

  纵向集成是将企业内不同的IT系统、生产设施(以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数字化生产设备为主)进行全面的应用与集成,目的是建立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系统,为将来智能工厂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制造提供支撑,这是工业4.0要实现的第一步,也是端对端与横向集成的基础,网络主要是以局域网为主。

  端到端的集成是通过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一系列工程活动实现全价值链上终端/用户的集成。这是企业向外合作的开始,局域网与互联网相结合是网络的表现形式。

  横向集成是以价值网络为主线,实现不同企业间的三流合一(物流、能源流、信息流),实现一种社会化、生态化的协同生产,互联网在这个阶段发挥主要的作用。

  德国工业4.0三项集成是先在企业内部建成一个人-人互联、机-机互联、人-机-物互联的互联企业,这是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以价值链为导向,突破企业“围墙”,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互联。第三步才是横向集成,即通过企业之间、社会化的集成,实现敏捷、高效、智能化、个性化、社会化的生产及服务。这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工业互联网。

  德国人循序渐进的工业互联网三步走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2、纵挖横跨,美国两大巨头泾渭明

  美国有两个非常典型的工业互联网案例值得我们研究。一个就是工业互联网的推动者GE公司,GE提供的是服务型平台并在横向集成方向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进展并不顺利,一路跌跌撞撞,非常坎坷。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GE工业互联网前期基于自身产品做得很成功,但后期被好大喜功的浮躁所拖累,盲目跨界,造成项目难以落地所致。即便GE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强大,但行业知识需要时间积累,快速扩张,往往欲速则不达。

  与GE横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约翰迪尔,这个全球农用机械龙头企业则采取了基于自身产品,围绕客户价值进行了纵向发展,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对约翰迪尔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详细阐述,并梳理出了五个发展阶段,如图5所示:

  图5 智能产品的竞争优势

  1)产品——这个阶段主要是关注产品自身的功能、性能、价格及服务等。

  2)智能产品——通过数字化,实现产品级的智能化。

  3)智能互联产品——通过多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实现设备之间的通讯、协同,基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多设备之间的对标管理、预测性维护等网络化应用。

  4)产品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实现拖拉机、耕种机、收割机等多种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广范围的协同,提升其生产效率。

  5)产品体系——通过系统之间的集成,形成“系统之系统”,构建成一个新的生态。

  约翰迪尔正是从传统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式,转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服务型企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深耕细作,潜心修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工业是具有浓厚知识的行业,基于自身产品或者行业知识进行纵向挖潜,机会很大,成功的可能也很大,相反,如果盲目横跨行业,难度很大,成功的几率也很低。

  3、重视现场,日本互联工业可学习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工业互联网方面也是如此。

  在参考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战略基础上,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7年提出了“互联工业(CONNECTED INDUSTRIES)”战略,并定为日本国家级发展愿景。

  “互联工业”是希望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过程中,日本能“通过连接人、设备、技术等实现价值创造的互联工业”,包括通过物与物的互联构建物联网系统;人、设备、系统之间互联,大幅度提升人的创造力与聪明才智;企业与企业互联形成社会化的协作;人与人的互联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承;供应商与客户的互联组成商业和社会化的合作模式等等。并充分发挥日本的高科技和现场力两大优势,构建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新型产业社会,解决“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环境和能源制约”等社会问题。随即,三菱电机、发那科、DMG森精机和日立制作所等四家日本制造装备企业对在各自物联网平台之间建立数据互换达成共识。

  据日本经产省2016年调查显示,有40%的日本工厂在2015年前就已经实施了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到2016年时,这一数字就提升为66%,其中大型企业达到了88%。而形成对比的是,2017年我国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仅为39%,与日本相差甚远。

  图6 日本互联工业

  日本从设备互联、人人互联、人机互联做起,从车间做起,从现场力做起,其务实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三、积极对待,神化棒杀都不可取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风靡,社会上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盲目的追捧,过于神化,好像触网就能智能,上云就能转型。还一种就是对工业互联网冷嘲热讽。

  笔者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对工业互联网这种代表将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我们既要积极行动,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有所作为,也要结合国情深入研究,务实落地,避免走弯路甚至是歧路。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支撑和新型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企业要素成本,有利于加速产业高端化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对未来工业发展将会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笔者自2002年创建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以及MES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对工业互联网也有比较早的跟踪与研究,作为具有近20年的从业人员,笔者对工业互联网寄以厚望。

  在2018年10月出版的《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一书中,笔者写到:“如果说互联网是已经硕果累累的革命,那么,工业互联网就是正在发生的革命。它必将为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在更早的2015年6月,笔者与《人民邮电报》要闻部副主任胡虎撰写的“工业互联网:制造巨头的‘苹果’梦”一文被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转载,对工业互联网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强调指出,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生态意义而非产业链意义的开放系统,与智能手机领域的苹果高度类似的产业生态系统,将极大地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生根落地。”并预测“智能制造领域很可能将重现与智能手机类似的竞争大格局。我国工业界和信息通信业界,应高度重视其中透出的历史机遇,相向而行,携起手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加速实现智能化转型。”这可能是国内最早呼吁重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文章。

  工业互联网肩负中国制造业换道超车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这注定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进程,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长期的磨练,更需要我们制订出适合国情的工业互联网落地之道。

  四、结合国情,工业互联“三范式”

  笔者始终认为,工业互联网,互联是基础,价值创造是核心,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目的,上云只是形式,并且不是唯一的形式。如果以形式作为衡量标准,忘记了搞工业互联网的初心,可能会走弯路,最后可能是虎头蛇尾,一地鸡毛,错失中国制造业换道超车的良机。

  根据以上分析及笔者近二十年的一线实践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三范式”。

  1、工业互联,下沉现场练内功

  共产主义很美好,但我们现在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当前,我们绝大多数制造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大量的设备还是单机工作模式,大量的岗位是还是采用纸质甚至是口头的模式,大量的管理还是凭经验、拍脑袋的传统模式,设备之间、岗位之间信息不互通,生产过程不透明,管理决策不科学,这些都制约了制造业不能向高效、高质、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的生产与服务模式转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设备物联网、MES等信息化系统,在设备互联、岗位互联的基础上,将车间中知识密度极高的人机料法环等各种强关联的信息打通,实现人机物互联,从计划源头上做到智能化排产,生产过程中人-人协同、人-机协同,实现库存与生产过程的精益化,做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量化与决策科学化。改变以前“哑岗位”、“哑设备”、“傻管理”的局面,形成全面数字化、网络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将使企业生产管理得到极大提升,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不是在第一阶段,就着急与社会相联,陷入同行不能联,外行不想联的尴尬局面。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企业从内部做起,从车间做起,从设备互联、人机互联做起,这才是走向成功的起点。

  这也是德国工业4.0纵向集成与日本互联工业对我们的启发。

  2、价值导向,产品链上挖潜力

  在企业内部互联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走向外部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既可以像约翰迪尔、卡特彼勒等公司一样,将自己产品数字化,实现产品远程网络化管理,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企业的上下游、消费者等价值链上的关联方相联,从而有效地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开展各种合作,提升企业效率与竞争力。

  3、工业加网,社会协作找商机

  企业通过上云、上平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通过供需信息、资源信息、生产能力、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共享,实现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促进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工业生态体系的重构迭代和全面升级。这是工业互联网的愿景,也是我们努力的最终方向。

  当然,这三范式也并不一定要串行展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用。比如,在设备互联、岗位互联的基础上,未必一定先与消费者或者合作伙伴互联,有可能通过上云、上适合的平台,直接实现社会化协作,这对广大中小企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五、结语

  马云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制造业将来发展的趋势。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研究、去应用,不能错失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采取务实的推进策略,避免一步到位的急躁思想,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做法,避免区域本位主义,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价值创造为核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投入少、产出多、周期短为基本原则,先从企业设备互联、现场互联做起,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应用。

  工业互联网,未必一步登天,未必一定要上云,未必一定上“万能”的平台。不登天,不上云,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好企业内部的机-机互联、人-人互联、人机物互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高密度知识的优势,实现数据在企业内的有序流动,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市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企业中务实而成功的应用。

  最后,套用电影“流浪地球”的话,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道路千万条,成功第一条。推进大冒进,企业两行泪。”